首页 > 国商学院 > 正文
义乌经开区:“无中生有”打造典范
 来源: 日期:2024-5-10 9:01:59 

一座城凭着“莫名其妙、无中生有、点石成金”的改革创新闯劲,实现了从内陆小县城到世界“小商品之都”的嬗变——这座城就是义乌。

1992年,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一颗产业兴旺的种子在乌伤大地破土而出,义乌经开区前身城南工业区成立;1994年成长为省级经开区;2012年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2021年5月,经开区和高新区正式整合。历经五次整合提升,新的义乌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一主两翼三园”的总体战略布局,整装再出发。

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

一辆旧吉普、10万元启动资金、十几名抽调人员,义乌经开区的故事从杂草齐腰、蛇鼠出没的荒地缓坡起步。那时,有人扑在工地上,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有人尽心竭力找投资者,动员完成原始积累的经商户开荒办厂。首个鹏城工业区项目由此诞生,十天办好征地手续,十天打通185米道路,三天完成100千伏安变压器安装,一个月完成1200余亩土地征用,成为首批经开区谋求创新发展的奇迹。

随着传统产业发展至“天花板”,转型升级成效不明显一度成为发展之痛。义乌经开区全面发力推动光伏重大项目落地,以点带面走出一条工业突围之路,写下吉利集团连落六子“动力在义乌”和“电到光”再从“光到电”的产业故事。

一个省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两个省级特色小镇、一个国家级孵化器、省级美丽园区、省数字化示范园区,连续多年位列省国家级开发区十强、省亩均效益领跑者十强,这些都是对义乌经开区人砥砺奋进的最好注脚。

“无中生有” 聚链成群

锚定高能级战略平台,打好以商引商、基金招商、乡贤招商组合拳,以链主企业为支点,招引上下游及配套,构建信息光电(新能源光伏+智能显示)、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芯片及智能终端、医疗健康的“4+X”产业矩阵,一个个千亿级现代化产业集群的壮美篇章在义乌经开区徐徐铺开,展示出一个个“无中生有”的生动案例。

新能源光伏领域,爱旭、晶科、天合、晶澳、正泰、东方日升等企业在这里聚集,成功上榜第一批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创建名单;智能显示领域,京东方华灿、瑞丰、木林森等企业构建了从“外延、芯片”到“封装测试”再到“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领域,吉利6大项目,以及欣旺达动力电池、赵龙特种车、世宝方向机等项目,共同形成160万台发动机、70万台变速器、25万辆新能源整车、50GWh动力电池的生产能力;高端芯片及智能终端领域,与韦豪创芯、中芯聚源等产业基金携手,瞻芯、义芯、创豪、安测、亚芯微纷纷落子义乌;医疗健康领域,引进培育华统、森山、安诺优达等企业。

悬帆济海 开拓创新

借力“一带一路”和自贸试验区建设的东风,义乌经开区紧抓机遇,推动“义新欧”吉利号和“光伏号”海铁联运专列常态化发运,为义乌构建开放型经济写下生动注脚。同时,加强外资招引,正大、君堡、琦富瑞、卡游、义芯等外资项目接续落地,义乌经开区在浙江省国家级开发区中连续六年被评为对外贸易先进经开区。

义乌经开区作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当前正向着“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加速演进。省重点实验室、省级企业研究院、信息光电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创新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32家科创服务平台和企业研发机构、4家院士工作站、11家博士后工作站共同激发着创新活力。

一心一路 同筑新城

坚持“早一天也好”,开展前置服务,推行承诺制办证,实现拿地即开工;专班化推进、清单化管理,与企业一起更快奔跑;推动爱旭、瑞丰、晶澳等一批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

坚持“企业的难处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建立简单问题1日结、复杂问题3日办、长期问题3个工作日内形成解决方案的“133”工作机制,全面推行“一企一人”服务。

坚持“三生融合”,总部经济园、万达广场、文化广场、育才学校、儿童公园和高端楼盘汇集在中心区,串联出江湾明珠;在光源科技小镇和绿色动力小镇,产业、人居、商业、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千亿级特色小镇逐渐成型。

春华秋实皆画卷,砥砺前行谱新篇。在国家级经开区设立四十周年之际,义乌经开区已走过而立之年。展望未来,义乌经开区将继续肩负国家级经开区使命,当好义乌产业发展主引擎、主阵地,以“拼、冲、抢”的姿态,在新时代奋斗的征程上创造更多的奇迹,为“打造典范、再造辉煌”贡献经开区力量。(来源:国际商报 邵志媛)


收藏本页

版权所有 国商联盟京ICP备13030816号 Powered by 国商联盟 ©200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