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宣传中心 > 正文
中国民族优势产品获得出海“通行证”
 来源: 日期:2021-12-21 9:12:26 

积极参与《协调制度》建设

中国民族优势产品获得出海“通行证”

  《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是世界海关组织(WCO)主持制定的一部供国际贸易各方共同使用的商品分类编码体系。作为国际贸易的标准语言,其应用与各国税收、贸易、产业、环保等政策密切相关。

  入世20年来,随着登机桥、普洱茶、无人机、竹藤产品、不锈钢真空保温杯等产品先后进入《协调制度》目录,越来越多的中国特色优势产品走出国门。其走过的既是民族优势产品争取国际标准认同之路,也是中国海关逐渐由规则的落实执行者转身为建议、建设者,为《协调制度》多边审议机制新格局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历程。

  为“登机桥”争取专属“编码”

  2006年深圳一家企业生产的机场旅客登机桥已在世界上占据很大份额,但进入国际市场却经常遭遇各国商品编码不一致的困境。有的国家将其列入“升降装置类”,有的国家则将其列入“其他机械装置类”,无法对其产品的国际贸易情况作出准确的预判。

  了解到企业的困扰后,深圳海关经过深入调研、反复论证,提出在《协调制度》中为“机场旅客登机(船)桥”新增专属编码的建议,并积极配合中国代表团准备材料和研究对策。在《协调制度》审议会议中,中国海关代表引导各国代表通过了中方的修订方案,为“机场旅客登机(船)桥”新增了具体的商品编码。

  这是中国海关首次运用国际规则,为占世界贸易量40%以上的“机场用登机桥”争取专属“编码”,为民族企业优势产品走向世界提供“通行证”。

  为“普洱茶”找到“茶”的归属

  普洱茶是以中国云南特定区域的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而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历史悠久,拥有广大消费受众。原《协调制度》品目09.02中“茶叶”的范围是 “茶属灌木”。普洱茶因此长期被列入植物制品,而不能被归入茶叶。一些国家针对茶叶和植物的征税标准不一,给中国出口企业带来通关困难。

  2008年,中国海关提交了修订“茶叶”注释的建议,将茶叶范围由“茶属灌木”修改为“茶属(山茶属)植物”。这是中国海关首次提出的《协调制度》注释修改提案。最终,该建议被采纳,“普洱茶”被纳入2012年版《协调制度》 “茶叶”范围,在国际层面统一了商品编码,为推进中国茶叶发展和普洱茶参与国际竞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无人机”起飞保驾护航

  在“无人机之都”深圳,无人机行业企业达2000余家。全行业年产值达300亿元,约占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的70%,但航拍无人机是按“飞行器”还是“会飞的照相机”监管一直是各国关注的重点。

  在中国海关与中国《协调制度》审议会议与会专家的通力协作下,世界海关经检验就型号为“PHANTOM4PRO+”的无人机商品编码重新审议,并为其成功争取到 “摄像机”的商品编码,这意味着无人机能够享受到较低的关税税率和市场准入门槛。

  在2022年版《协调制度》审议会议上,修订“无人机”商品编码的“中国声音”再次响起,“为无人机增设商品编码,并按照用途、操控方式和最大起飞重量分列子目”的建议再次获得审议通过。这也是中国海关为民族优势产品打开国际市场、纳入规范化管理做出的又一次更长远努力。(刘 昕)


来源: 中国商务新闻网


收藏本页

版权所有 国商联盟京ICP备13030816号 Powered by 国商联盟 ©200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