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2021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5.4%。
日前,各地相继召开地方两会,“促消费”成为地方稳增长的先手棋。多地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通过开展一系列促消费活动扩大内需。
释活力 挖潜力
提升传统消费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消费仍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408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两年平均增长3.9%。如何进一步提升传统消费、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是多地2022年促消费重点工作之一。
围绕汽车、家电、家居等大宗商品消费增长,陕西省提出,实施促进消费增长三年行动计划,围绕汽车、家电、家居等大宗商品和餐饮、娱乐等重点领域开展多样化的消费促进活动,促进消费特别是接触型消费恢复;在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方面,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活动。
河北省提出,提升传统消费,稳定汽车、油品等大宗消费,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政策措施,加快医养康养、家政服务等产业发展,推动传统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
黑龙江省提出,加大政府消费券支持力度,持续开展家装建材、特色餐饮、年货大集等促消费活动,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激发县乡消费积极性。
辽宁省提出,开展全省促消费系列活动,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活动;提振餐饮住宿、医疗健康、文旅体育、养老家政等服务消费;振兴消费品产销老品牌。
江苏省提出,促进绿色家电和新能源汽车消费,培育医疗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服务等消费热点。
围绕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河南省提出,实施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完善农村寄递物流配送体系,释放县乡消费潜力。
贵州省提出,推进10个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示范县工作,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活动,扩大农村消费市场。
重庆市提出,激发县乡消费,加快发展县域商业,鼓励区县开展新能源汽车促销、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推动育幼、护理、家政、住房租赁等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上水平。
安徽省提出,开展“皖美消费”行动,推动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和以旧换新,培育县乡消费、数字消费等新的增长点,支持各地举办富有特色的消费节活动。此外,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推进“5分钟便利店+10分钟农贸市场+15分钟超市”便民生活圈建设,新培育10条特色商业示范街。
浙江省提出,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积极发展夜间经济,促进旅游市场恢复;培育壮大文化体育服务、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等生活性服务业,增加高品质服务供给。
湖南省提出,巩固提升传统消费,扶持一批老字号领军企业创新发展,促进湘菜、湘茶、湘酒、湘瓷、湘绣品牌化发展。
福建省提出,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新增农村网商(店)3万家以上,鼓励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统筹做好福茶、福酒、闽菜、闽品、万福商旅等“福消费”文章。
重体验 重融合 重创新
壮大新型消费
近年来,以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网络购物、线上订餐、到家服务等新型消费快速发展,在促进消费提档升级、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2年,多地发力通过多种形式发展壮大新型消费。
天津市提出,办好海河国际消费季,培育首发经济,构建引领时尚潮流生态链;提升数字消费,发展一批沉浸式、体验式、参与式数字消费新业态。
河北省提出,培育新型消费,鼓励定制、绿色、体验消费,支持传统商业企业线上线下融合,规范发展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打造一批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企业,全省网络零售额增长10%以上。
重庆市提出,培育新型消费,挖掘重庆特色文化、特色美食和特色旅游资源,推动消费产业联动融合,提质发展电子商务,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商旅文体跨界发展。
湖南省提出,培育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推动新型消费,发展共享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和“智能+”服务消费等新模式;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打造一批精品景区景点、旅游线路,建设一批文旅产业千亿市、百亿县、亿元镇,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推进知名电商总部入湘,规范发展直播电商、社区电商、乡村电商。
陕西省提出,大力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定制消费、智能消费、互动消费、沉浸式消费等新型消费,推动健康、养老、文化、旅游、体育、会展等服务消费向高品质、多样化升级。
黑龙江省提出,推进消费模式创新和业态升级,加快发展平台经济,推动数字商贸、平台商贸、电子商务、直播电商有序发展,支持智慧商店、无接触配送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同时,促进养老托幼、休闲康养、文化体育等服务消费,培育壮大健康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型消费,促进消费稳定增长。
吉林省提出,抓好11个国家级和省级电商示范基地、32个国家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打造一批新媒体直播基地,培育壮大一批直播及产品供应链企业;积极发展自营电商,开发更多吉林“触网”产品;抓好长春、珲春、吉林3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支持发展共建共享海外仓。
贵州省提出,壮大新型消费,规范发展直播电商、社交电商、首店经济等新业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福建省提出,鼓励发展宅经济、夜经济、直播电商,催生新型消费热潮。河南省提出,壮大新型消费,培育时尚消费,发展直播电商、社交电商、首店经济、夜经济。
搭建消费升级平台
五路齐发 多地看齐
无论是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抑或是发展特色商圈和特色街区以及推动文旅产业联动,搭建系列消费升级平台都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消费。
2021年,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等市获批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2022年,各地将进一步加快推进相关工作,并多方面促进消费。
上海市提出,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深入推进文旅消费试点,高质量办好“五五购物节”、上海旅游节等重大促消费活动,做大做强首发经济、夜间经济、免退税经济、品牌经济,促进世界级商圈业态和功能持续提升,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度假区新建板块、乐高乐园度假区、邮轮旅游度假区。
北京市提出,积极适应疫情防控催生的消费业态变化,深入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专项行动,鼓励绿色消费,丰富数字消费,发展体育消费,创新生活、文旅消费,大力孵化新消费品牌,扩大优质消费供给。
广东省提出,加快推进广州、深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规划布局若干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打造特色商圈和示范步行街,建设大湾区国际消费枢纽。
天津市提出,加快建设国际化地标商圈。构建国际消费核心承载区,推动“一区一中心”建设,塑造高标识度、高显示度城市“符号”,提升“近代百年看天津”城市品牌国际影响力;以文、体、游、娱联动打响海河亲水消费名片,建设消费集聚区和多功能码头服务区;培育文化中心文娱商旅融合发展标志区,促进消费特色主题商圈多元化发展;创建国际水准消费环境,发展免退税购物。
重庆市提出,抓住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契机,实施国际消费载体提质等“十大工程”,深化“巴渝新消费”八大行动,巩固消费回暖势头;培育品质消费,推进解放碑—朝天门、观音桥等商圈建设,提档升级中央商务区,优化商圈业态布局,发展智慧商圈。
一些地方也在主动向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看齐,并提出系列举措推动消费。
河南省提出,着力打造消费市场新地标,支持郑州、洛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黑龙江省提出,培育建设哈尔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福建省提出,推进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促进省级百大商圈错位发展。湖南省提出,支持长沙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一批“夜间经济”地标和商旅文融合“打卡地”。江苏省提出,推动文旅消费提质扩容;支持南京、苏州、徐州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海南省提出,落实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各项任务;提升海南免税购物国际竞争力,力争离岛免税店销售1000亿元;推动高端旅游消费设施项目扩容提质,培育邮轮游艇、低空旅游、体育赛事等新热点,支持乐城先行区在高端医美、移植康复、特医食品进口等方面塑造新优势,实现医疗健康消费倍增。
此外,浙江省提出,加大社区商业设施配套、步行街改造、智慧商圈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辽宁省提出,推动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滨海旅游、冰雪温泉旅游高质量发展,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湖南省提出,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打造一批精品景区景点、旅游线路,建设一批文旅产业千亿市、百亿县、亿元镇,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魏 桥)
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